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會帶來福氣的蝙蝠

2006/04/27 會帶來福氣的蝙蝠

今天看了關於吸血鬼和狼人的影片

想到了從小就因為西方電影來的印象

對蝙蝠一直有的排斥和厭惡的印象

長大後發覺中國人並不討厭蝙蝠

不管房舍或是廟宇常常可以看到蝙蝠的圖騰

在中國

因為與”福”的音相近

蝙蝠反而是福氣的象徵呢

自己的家裡常常會有蝙蝠來訪

也不知牠們是從那裡鑽進來的

不過我現在已經能夠心平氣和與牠們和平相處了呢

以前總會急忙替牠們找路出去

現在啊

牠愛來就來 愛走就走

現在愈看牠們 愈覺得可愛說

今天 我就來培養我的研究精神

好好研究研究牠們吧

===================================================

蝙蝠是唯一真正可以飛行的哺乳動物 (強!其實蝙蝠俠也只不過能滑行罷了)

屬於翼手目。下分二個亞目,即大翼手亞目和小翼手亞目,其下共計18科。大翼手亞目的蝙蝠僅有一科,即舊大陸(從非洲到太平洋島嶼)的果蝠,共有42屬約170種。果蝠的分布以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為主,尤其是太平洋許多小島;一般棲居在森林中,棲息時群聚倒掛於枝幹上,傍晚時外出覓食,覓食區可達數公里遠。牠們一般體型較大,眼睛也較大,利用視覺與嗅覺找尋果實為食,幾乎不用超音波覓食。小翼手亞目的蝙蝠分布很廣,全世界僅南、北兩極地區沒有牠們的活動,共有17科135屬約760種,但大部份仍分布在靠近赤道附近的陸地上。牠們主要棲息在天然或人工的洞穴、坑道、樹洞、枝葉中,也有住在屋簷、屋縫、閣樓等建築物中的。小翼手亞目的蝙蝠一般體型較小,眼睛也極小,但視力並不弱,唯不能分辨色彩。由於大部份的種類是在傍晚及夜間外出覓食,夜色昏暗辨識不易,因此會發出超音波,利用回聲定位,來辨別周遭的環境、障礙或是食物。(呵呵,蝙蝠並不是瞎子啊,一直誤會牠了)

===========================================

蝙蝠具有基本哺乳動物的特徵,全身被毛、具乳腺,母蝠會以乳汁哺育幼蝠。但蝙蝠與其他哺乳動物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前肢特化成包有皮膜的翼,向兩側伸展;指骨延長以撐開翼膜,第一指(在果蝠是連同第二指)特化成鉤狀,以便攀爬或理毛,其餘指均不具鉤爪。後肢五趾均具有鉤爪,主要功能為懸掛,因此略為退化並且向後旋轉,膝蓋朝後。骨骼非常輕薄有利於減輕體重,胸肌發達有利於振動雙翼。

除了身體四肢的特化外,許多蝙蝠最明顯的特徵要算是奇怪且多變化的鼻葉及外耳殼了。這些複雜多樣的構造,往往給人怪異醜陋的印象,但是了解這些特化和蝙蝠調整所發出的超音波密切相關時,則會令人讚歎自然界的奧秘與神奇。蝙蝠的尾巴有長有短,有的全為股間膜包住;有些則延伸到膜外,可以在蝙蝠捕捉昆蟲時,當做捕蟲的網袋之用。(這個感覺挺好用的)

除了熱帶地區的少數種類可終年生殖,甚至一年產好幾胎的幼蝠外,大多數溫帶與亞熱帶地區的蝙蝠通常一年只生一胎,一胎只產一仔,並不多產。台灣地區的蝙蝠也大多如此。幼蝠多半在夏季氣溫較高、食物量較豐富的時候出生。幼蝠出生時裸露無毛,眼睛閉合,需要母蝠妥善的照顧,有些母蝠在夜晚外出覓食時,會帶著吸附在乳頭或假乳頭上的幼蝠一起飛出(這不就跟袋鼠媽媽一樣嗎),但多數母蝠會將小蝠留在窩內,此時幼蝠往往會擠在一起相互取暖。母蝠回窩之後會利用超音波及近距離的嗅覺與觸覺找出自己的幼蝠哺育,休息時也往往會利用雙翼把幼蝠包在胸前。待幼蝠逐漸發育長大,有時會倒掛在母蝠的頭上、肩上拍動雙翼練習飛翔,然後開始短程的飛行,一旦練習成熟即可外出,嘗試獨自覓食,而後逐漸獨立生活。處於生殖哺育狀況的蝙蝠,也處於生理狀態緊迫、能量收支平衡極難維持的狀況。不當的干擾,極可能造成棄窩、放棄幼蝠,導致幼蝠死亡;或使母蝠能量透支而死亡。

許多種類的雌性幼蝠在出生當年的秋季即可繁殖,與其他成年的雌蝠一樣和雄蝠交配。交配後的蝙蝠隨即進入冬眠,此時蝙蝠會藉不同的方式延緩懷孕的過程,以便幼蝠適時的在夏季出生。有些種類的雌蝠可將雄蝠的精子保存在體內,但不與卵子結合(這也太神奇了吧,人類要是懂這一套,這樣就不需要精子銀行了),也就是延遲至來年才受精,台灣南部地區的東亞家蝠即有類似現象。有些則可使受精卵發育至初期的階段才進入休眠,延遲至來年再繼續發育。還有一些種類則可使發育中的胚胎延遲著床。種種生理的調適、控制與特化的機制,至今仍待研究發掘。除了上述的延遲外,有些雄蝠也可將精子儲存在體內,或是在春天製造精子,與尚未交配的雌蝠交配,開始懷孕生產的過程。

許多溫帶地區的蝙蝠在一年的生殖周期中,雌雄蝠只有在交配或度冬時才會聚在一起。懷孕、生產及育幼時,雌蝠多半與雄蝠分地而居,自成一育幼群。目前已知台灣地區之摺翅蝠與渡瀨氏鼠耳蝠會在夏季聚集生產、形成育幼群。蝙蝠體型雖小,壽命卻較同體型的其他哺乳動物壽命長。除了出生後第一年冬季死亡率較高外,凡是能存活到第二年的個體其後續的存活率都很高,以蝙蝠科的種類為例,通常可存活十餘年。

=========================================================

由於蝙蝠飛行時的能量消耗很大,尤其大部分食蟲蝙蝠體型小、代謝快、散熱的速度也快、能量的消耗更快,因此蝙蝠通常在白天進入沉睡狀況,降低體溫與代謝,以減少能量的消耗。是故牠們所選擇的白天棲所,無論是洞穴或屋縫,都必須保持特定的溫濕度。研究指出,人們進出洞穴造成空氣流動與溫濕度的改變及噪音,都可能驚擾到蝙蝠,使其必須提高代謝來因應這些變化,無論牠是否會驚飛離洞或是留在原處,都會受到相當程度的緊迫。

有些種類的蝙蝠到秋天氣溫逐漸下降,食物量銳減時,會遷移至他處特定的地點度冬,有些則是在育幼的棲所或附近地點冬眠,少數的種類則會維持活動,勉強利用冬季稀少的昆蟲資源維生。通常,蝙蝠度冬都會找一處干擾少且溫度低的地點,以便牠們降低體溫與代謝速率,節省能量的消耗。正在冬眠或度冬的蝙蝠,都是處於生理狀態緊迫、能量收支平衡極難維持的狀況。任何的干擾,都可能造成其必須耗能甦醒;能量過度的透支與食物的短缺,極易造成其無法支持到來年春天而導至死亡,因此冬眠時期是牠們最敏感而易受傷害的時候。

不同種類的蝙蝠有時會聚集在同一處棲所(呵呵,不管先來後到,大家都是台灣蝙蝠,這個台灣人得要學學),例如在台灣同一個洞穴中,可同時發現台灣小蹄鼻蝠和摺翅蝠或台灣葉鼻蝠,但不同的種類會各自成群,通常不會混雜在一起。群居的蝙蝠個體有時會擠在一起,有些則會維持個體間一定的距離。群的大小從個位數,到數十萬隻的聚集都有。

一般人類的耳朵聽不到20千赫(kHz)以上的聲音,這種20千赫以上的音波稱之為超音波。在夜間飛翔的蝙蝠能夠發出這類的超音波,已知使用超音波來溝通的哺乳動物,尚包括有鯨魚、海豚、食蟲目動物以及一些老鼠和有袋類。蝙蝠的超音波頻率依種類不同而多變,且其具有極佳的回聲定位(echolocation)能力,這種能力可以讓蝙蝠清楚定位出餌(大部分是昆蟲)的距離、方向和形狀,以及障礙物和自己本身的位置所在。當然蝙蝠不僅在飛行時會發出高頻率的超音波,更會在受到干擾時或與同伴間聯繫時發出聲音,前者稱之為定位聲,後者稱為聯繫聲,其頻率低,人耳通常可以聽到。

人類是如何發現蝙蝠使用超音波之回聲定位系統呢?早在1790年,有位義大利科學家Lazarro

Spallanzani曾說過蝙蝠是以耳朵來看東西的。他首先在一間無任何光線透入的暗室內放入蝙蝠,結果裏面的蝙蝠並不會因為沒有光線而跌跌撞撞。他也曾在暗室裏比較耳朵塞住和不塞住的蝙蝠,耳朵被塞住的蝙蝠方向感就大有問題。雖然此一實驗的結果似乎說明了蝙蝠的耳朵與辨識方向有關,但這種結論並未被肯定為真正的科學成果。差不多過了135年之後,一些科學家重新開始檢視Spallanzani的實驗。1930年時哈佛大學教授Donald R. Griffin使用了超音波接收器來觀測蝙蝠的飛行活動,確認了蝙蝠會發出高頻率的音波,尤其是接近障礙物時,頻率週期愈快速。1958年Griffin教授將蝙蝠之超音波定位研究成果寫成一本名著,即”黑夜的聆聽”(Listening in the Dark)。

為何蝙蝠飛行時需要用超音波來定位物體呢?蝙蝠的眼睛是否弱視呢?一般而言,夜行性動物在黝黑的夜晚,視力當不如聽力來的發達。在水裏活動的動物亦有相同的狀況,像鯨類也是以音波來定位和溝通。試想,在比較沒有障礙物(與陸地相比)的廣闊天空(或可說是在浩瀚海洋裏),如何能在無光或弱光狀態下有效獲得食物呢?超音波或許是有效的解決方法之一。最近的研究報告也指出,蝙蝠在飛行中所使用的超音波定位不必花費太多能量。蝙蝠是以其喉部肌肉收縮來製造超音波,經由嘴或鼻子發射出去,使用鼻子發射超音波的種類,具有相當特化、複雜的鼻葉構造。

蝙蝠發出的超音波頻率範圍在20到120千赫之間。不同種類的蝙蝠所發出的超音波頻率,有的不同,有的則非常類似,這和牠們覓食對象的大小有關,因此很難依頻率來區分種別關係。台灣地區蝙蝠的超音波頻率差異亦大,目前已知台灣小蹄鼻蝠超音波的頻率最高(約115-120千赫)。蝙蝠所發出的超音波,依其頻率的律動大致可分為二型,第一型為常頻頻率的CF型(constant frequency),另一型為調頻頻率的FM型(frequency modulation)。CF型之音波較單調,所含之訊息也較少,主要是由蝙蝠的鼻孔發射出,經由鼻葉來控制發出的方向,波長較長,約13-25毫秒間一次律動,不過,結束時會伴有FM之音波;一般而言,葉鼻蝠與蹄鼻蝠類屬於此型。至於FM的波長則較短,可在1-5毫秒間發射出數十個高頻變化之音波領域,音訊較複雜,多由口中發出,這種音波能迅速判定出所尋目標之方向、距離及特徵。有些蝙蝠可以就情況需求,進而調整上述二種型之音波。

蝙蝠的超音波回聲定位系統非常精確,不但能偵測昆蟲等食物的位置、移動的方向、速度的快慢,還可偵測出蟲的大小、甚至蟲體表面的細部構造與變化。到底蝙蝠之超音波能力有多厲害呢?換句話說超音波可以在多遠的距離下定位出多大的獵物呢?有些種類曾被研究證實可在5公尺內定位出直徑19毫釐的球,以這類蝙蝠的體型大小來計算,即蝙蝠可在5公尺的距離,定位出僅有牠本身大小16%的東西。事實上,依賴回聲定位的蝙蝠都具有顯著突出的耳朵,它的形狀與大小和音波在物體上回聲的吸收及擴大有相當密切的關係。通常蝙蝠在尚未接近獵物時,發出超音波的頻度較慢,一旦發現並接近獵物時,發出超音波的頻度便會加快,以隨時掌握獵物移動的方向與位置,直到捕獲獵物或是獵物逃逸。基本上,蝙蝠覓食時所使用的超音波可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稱為尋找期,音波每秒間隔約有10個左右;第二階段為迫近期,此期音波之律動大概每秒間有120-200次,此時可對獵物之位置及距離加以判定;最後為蝙蝠接近所欲捕獲獵物之半公尺前,直到捕獲獵物或被獵物脫逃,此時發出之音波甚為密集,稱之終止期。

蝙蝠發展出超音波定位有何好處呢?除了在夜時可充分利用昆蟲資源外,另外就棲息於洞穴的蝙蝠而言,有了超音波定位能力,可讓蝙蝠毫無拘束地住在黝黑的洞穴深處,而一般捕食動物甚少會侵入洞穴深處,因此可降低蝙蝠被捕食的機會(原來眼睛看得到,卻要在晚上才出來,是為了避開敵人啊),這也是洞穴蝙蝠易形成一大聚群的理由之一。當然,超音波也不見得無往不利,譬如當空氣中水蒸氣或霧氣過大,可能會造成超音波定位功能衰退。一些像蛾、螳螂及蟋蟀等的昆蟲也演化出具有偵測蝙蝠超音波的能力,以便在蝙蝠靠近前躲開,避免被食,兩者之間求生存的競賽仍在持續發生(呵呵,生存競爭~挺有趣的)。此外,蝙蝠的超音波也會讓一些捕食蝙蝠的捕食者,如鴟鴞或鷹類獲知蝙蝠就在這裡。

===========================================

蝙蝠的食性十分多樣,大翼手亞目的果蝠以吃果實為主,但亦會吃花粉、花蜜。小翼手亞目的蝙蝠約70%的種類以吃昆蟲為主,其他則有吃花粉、花蜜,吃魚、青蛙,甚至有吃其他蝙蝠以及吸血為食等食性特化的種類(真的有吸血蝙蝠哦)。為了便於取食不同的食物,蝙蝠亦發展出各種特化的構造,例如吃花蜜的蝙蝠鼻吻部與舌頭都較長,以便舔食花蜜;吃魚或其他小型脊椎動物的蝙蝠,腳特別有力,爪特別銳利,以便捕捉獵物;而吸血蝙蝠的犬齒特別大,薄而銳利,便於割裂皮膚,其臼齒則退化減少。此外吸血蝙蝠的唾液含抗凝血物質,使其能順利吸血。

在覓食的同時,蝙蝠也發揮重要的生態功能。果蝠由於常在植物間來回覓食,所以成為許多植物傳播花粉及種子重要的媒介。例如號稱果中之王的榴槤,就是靠果蝠傳花授粉才能結實。許多熱帶地區的植物必須仰賴果蝠傳播花粉與種子,否則就無法繁衍。因此果蝠的生態功能,對人類經濟活動有重大貢獻。至於食蟲性的蝙蝠,單獨一隻一個晚上的覓食就可能吃掉數百隻,甚至上千隻的昆蟲,其中不乏許多可能危害農作物的經濟害蟲,對控制害蟲的數量極為重要(好樣的,果然是人類的好朋友),因此食蟲蝙蝠也對生態與人類的經濟活動同樣具有重大影響。

台灣地區的蝙蝠僅台灣狐蝠為食果性,其餘均屬食蟲性蝙蝠(呵呵,在台灣就沒機會遇上吸血蝙蝠了)。台灣狐蝠的食物以桑科榕屬的果實為主;食蟲性蝙蝠所食用的昆蟲種類相當廣泛,包括鞘翅目(甲蟲)、鱗翅目(蛾類)、雙翅目(蚊類)等昆蟲;但不同種類的蝙蝠所取食的昆蟲相仍有差異。例如台灣葉鼻蝠以鞘翅目大型昆蟲為主食,台灣小蹄鼻蝠的食物則以鱗翅目的昆蟲為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